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

反射式太陽能-Google下一個觸角?

這真得是很有趣的一件事,前不久工研院才花了大錢,蓋了個集光型太陽能發電,主要材料是用菲涅爾透鏡(Fresnel's lens)作為聚光光學元件;菲涅爾透鏡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技術,大概二百年了,應用類型雖然很多,但是最廣泛使用還是屬於二百年前的原型,離不了多遠。
其實菲涅爾透鏡應用於太陽能電廠的最大問題在於"抗候性",因為目前沒有一支材料可以撐過日照二十年而沒有問題,不要說二十年,二年就差不多有問題了,所以這是目前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的最主要無法解決的 問題。

反觀Google很有趣,他選擇了反射式作為聚光元件,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很新的概念,台灣南部就有廠商在代工這種太陽能應用的反射杯;其實就我就所知,價格也不是頂貴的,不曉得Google指的降低一半,是指那一個方面?

最後,有趣的指趣在於,有人選擇了聚光型透鏡,有人選擇了反射式型聚光,到底最後有誰會微笑呢?等著看吧!


引述部份新聞:

Google綠色能源專家威爾(Bill Weihl)表示,如果開發和測試順利,1到3年內就能看到成品。

威爾在訪問中表示:「事情已有進展,我們已有內部雛型。」

Google一直在找尋構成鏡子反射表面和鏡面架設基板的特殊物質。

在太陽能發電技術中,太陽能被用來加熱可以產生蒸氣以驅動渦輪的物質。鏡子可以集中太陽光束投射在加熱物質上。

新聞來源:路透社

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

上海睡衣文化的電影聯想

難怪哦,之前在看周星馳的電影-功夫,就覺得奇怪,為什麼包租公與包租婆要穿著睡衣,那時候,覺得大概是因為在豬籠城裡,算是沒出門,所以穿睡衣方便;今天看了此新聞,才驚覺,原來就上海來說,穿睡衣上街,是一種在地文化的表現,現在再回想電影,就覺得,原來小小的一個地方,也是有考究的,在上海,穿睡衣出門是有錢的象徵,真得是看新聞,長知識呀!

引述部份新聞內容:

TVBS 陳巧惠
到過上海的民眾,應該都見過上海人「穿睡衣」上街趴趴走的畫面,上海人喜歡穿整套睡衣出門,其實和當地民情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在過去穿得起整套睡衣,就是「有錢人」的象徵。上海這種超獨特的睡衣文化,就連外國人「驚豔」,還特別出版了寫真集。

身穿全套白底黑點睡衣的男子,一手提著名牌包,一手撐著傘站在路邊,就是這畫面,讓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驚豔不已。攝影師Justin:「這很漂亮,這很高貴,沒有睡衣,沒有中國文化!」


新聞資料來源:TVBS

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

虎年新年快樂!

虎年新年快樂!這個新年有點不一樣,因為這一隻現在失業中,在家當賴家王老五,其實說失業,也不太算,是自己把老闆開除掉,呵呵,真得很累,想要休息一陣子,不過,身體真得很差就是了,真得不太想,人生三十出頭,就已經是黑白了嚕!

虎年新希望,希望自己身體能照顧好,不要再抽煙了(已一個月沒抽了),人生高度還要再提昇,趁這次休耕,好好衝一下自己的軟實力,希望能更上一層樓。

大家新年快樂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