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看得懂這個新聞,大概要對光的模擬有一點概念;所謂的近場與遠場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,他是一種視光學物理模型來看的,而不是以距離來看的,一般來說,會把LED封裝光學歸到近場光學,而把大於光源模型約一倍以上的距離就視作遠場來處理,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?因為這會牽涉到光源的真實性需求,而以極端來說,當夠遠場時,任何光源都可以視作點光源,而得到的希望結果會有接近的效果。
所謂的中場,其實小弟曾有幸現場聽過孫教授的演講,孫教授是台灣LED界喊水會結凍的頂尖人物,當他提到了中場理論時,孫教授說,模擬準確性可以達九十九%以上。這時,小弟認為……,不要亂批評,孫教授是頂尖教授,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。
好吧,真得不太曉得新聞到底有沒有把孫教授的話寫清楚,至少,孫教授的確一定對LED固態照明在盡他的心力。
引述部份新聞資料:
孫慶成說,科學家看似馴服了光,也了解光的「近場」、「遠場」特性,但卻一直沒有掌握「中場」特性。
孫慶成提出的「中場LED高精密光學模型」,定義了光的中場,介於物理近場、光學遠場之間,他認為只要是非點光源,在中場的範圍內,不同距離必有不同的光場分布,他的理論也協助學界、產業界,建立一個精確的驗證平台,減少LED的用電量、提高亮度。
新聞來源:自由時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