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光電玻璃

其實這個概念非常棒,在不影響居住品質之下,又不需太花心思,無形之中,就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,達到節能又增能的效果,是一項非常棒的緣建築的概念,的確有他推廣的價值。
不過,新聞寫的內容,必須非常持以保留的看法,首先,太陽能是與角度非常有關係的一種能量收集,加上日照時間的關係,如果沒有追日系統,一天平均可以收集到四到五個小時的太陽能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效果;第二,一個月電費二千,電費平均算三塊(每度),一個月用了330度(大約),一天大概用了11度,節省一半大概是五度,五度是五千瓦/小時,然後再套用發光效率只有7%的情況,所以收集到的太陽能接近七萬千瓦/小時,再套用第一種情況,所以這間房間受到的日照能量每小時有一萬千瓦/小時。不曉得一個房子要有多大的面積,才能有一萬千瓦/小時的日照能量,台南地區一天的日照量是8400 K焦耳/米平方 ,而一度電的能量是3600K焦耳;這邊再重新整理一下,台南地區一天的日照量可以產生2.33度/米平方,因為發光效率只有7%,所以實際能量一天是0.163度/米平方,假設一天有效日照時間是一半,所以,每米平方一天能產生的能量是0.08度,那要達到一天節省五度的電,所有的面積應該是62米平方的面積,大約長、寬八米的玻璃面積。(尚未包含送回台電的電,那一段很不清楚規則,只有計算節省一半的電費所需的能量!很不精確的計算,如果有錯,請指正。)看完這篇報導,只能還是一句話,網路流傳:天大地大台科大呀!台科大教授很nice的,這裡面一定有什麼誤會。


引述部份新聞:
2009/12/13 19:34 廖雅玉
你知道玻璃也能發電嗎?這項技術是台科大教授研發的,透過一片非晶矽薄膜,接收太陽光,產生電能,這塊玻璃還具有隔熱的作用,可以省電;雖然光電玻璃已經量產,但因為價格比一般玻璃要貴上3到4倍,在台灣詢問度不高;不過,研發的教授估計,要是使用這種光電玻璃,可以在6年內回本。

台科大教授楊錦懷:「假設這是模擬太陽,有沒有?燈就變暗了。」
這燈會亮,居然是透過這塊發電玻璃。楊錦懷:「這光打過來的時候,它會再折回去,讓表面這個半導體的光電玻璃,可以產生第二次發電,所以大概可以產生7%的發電效力。」

以一家四口的小家庭來計算,裝設總面積20平方公尺的光電玻璃,需要20萬左右的成本,如果一個月電費要2000元,它能省一半左右的費用,再加上發電回送,大約3000元,發明者樂觀估計一個月還2000元。

新聞來源:TVBS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