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

六十億面額的紙鈔!

通貨膨脹的年代,真得是夠久遠的了,久遠到幾乎變成一個歷史名稱,而沒有那一層恐懼的心理;之前聽過相聲的一個橋段,賴聲川的「那一夜我們來說相聲」,裡面描述民國三十八年時的通貨膨脹,是這樣子講的:那時候通貨膨脹有多快?爸爸想買隻雞幫媽媽補一下,帶了幾十萬上街,問雞販一隻雞多少錢,雞販說二十萬,怎麼這麼貴?才一問完,就變成三十萬,怎麼又漲上去了,才說一句,又變成四十萬,想說這樣下去沒完,市場繞個一圈,結果到最後,只買了顆雞蛋回來。
現在真得很難想像那種因戰亂帶來的超級通貨膨脹的恐慌,就像本來您月入十萬,能想像隔天醒來,薪水縮水一千倍,變成月入一百塊?只要是人,都會受不了吧!就像這篇報導一樣,六十億的面額,卻只能買一碗牛肉麵?跟上一篇讀報中的六點多億台幣可不一樣,一個是要花一百年才花得完,另一個卻是吃碗牛肉麵就沒了,數目的單位都是一樣,價值卻天差地遠!
這種大面額的故事,讓我連想到小時候的一個情節;某一夜在同學家,同學爸爸喝得醉薰薰回來,掏出了一張五千塊面額的韓幣,很大聲的跟我同學說:爸爸現在給你五千塊,五千塊哦!不要亂花哦!同學一拿到時還滿高興的,隔日去查一下韓幣,才知道五千塊韓幣差不多只有台幣一百多,馬上就幹聲連連!只能說,同學爸爸真得很幽默。

引述新聞如下:
一張紙鈔,面額高達60億元,您看過嗎?這是民國38年,正值通貨膨脹時代,由新疆省政府發行的紙鈔,不過別看它面額有60億,收藏家表示,在當時只夠買一碗牛肉麵。
別小看幾張已經泛黃的紙鈔,仔細瞧,面額從6千萬到60億都有,收藏家說這不是假鈔,是新疆省政府發行的真鈔,只是這麼大的金額,怎麼花啊?參觀家長:「哇,60億的,好恐怖。」 古月民俗館館長林玉青:「當初是通貨膨脹的時候,雖然它的面額很大,但價值卻非常小。」原來是民國38年間,各地政府可以自行發行鈔票,新彊省政府就發行了這獨一無二的60億元鈔票,但說來好笑,60億當時只夠買一碗牛肉麵而已,真正有價值的,是這3張只限大陳地區使用的紙鈔。古月民俗館館長林玉青:「當時(淪陷時)2元大陳島幣,可以換1塊錢新台幣,由於大陳島幣已經絕版,所以非常稀少,市值約120萬。」這三張大陳島紙幣,只發行過2年,後來大陳島淪陷,政府跟著撤退,所以市面上幾乎看不到這樣的紙鈔,更凸顯它的珍貴,剛好今年又是遇上錢鼠年,收藏家拿出來展出,讓民眾參觀,順便沾沾財氣。
新聞與圖片來源:TVBS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