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幾何時,研究調查喜歡拿馬桶來比?担白說,個人對於這種研究非常不以為然,細菌多就與髒畫上等號?這些研究人員到底在搞什麼呀?非常非常蠢的語不驚人死不休,真得很無聊。
如果說,馬桶的細菌少,就是比較乾淨,那給你選擇去舔刮鬍刀與馬桶,想必大家都會選擇刮鬍刀,因為,馬桶予人的感覺,就是比較髒,髒不是單純用「細菌」多寡來定量的,他是一種抽象的概念,相對的,乾淨也是一樣的道理,這些研究人員,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,好像發現了一種新大陸的自慰心態,可悲又可笑。
如果說,細菌多就是髒,那一些發酵飲品都不用喝了,因為那些都很髒,比菲活菌愈多,代表愈髒,絕對比家裡的馬桶髒很多,那不要買這些飲品了,喝馬桶水還比較乾淨。
細菌多就是髒?這是什麼邏輯啊?提出來的人無聊,跟著起舞的更無聊,最無聊的是寫這篇部落格的人呀!
引述新聞報導如下:
刮鬍刀比馬桶蓋髒?一項針對日常生活中10大用品所進行的細菌含量調查發現,男人刮鬍刀的含菌數最高,其後依序是覆蓋口鼻的口罩、「病從口入」的牙刷、與臉部緊密接觸的枕頭套以及安全帽。反而馬桶蓋還比較乾淨一點。
調查人員透過ATP冷光儀來檢測10項日常生活用品,結果發現,含菌數最高的前三名為刮鬍刀、口罩及牙刷,刮鬍刀的含菌數高達了127萬2253個,口罩含菌數32萬2478個,牙刷則有25萬1057個細菌。
至於一般民眾認為比較髒的馬桶蓋,居然比較乾淨,含菌數只有1萬157個,在10大常用物品中含菌數最少,上班族每天敲打的電腦鍵盤還比馬桶蓋還髒,細菌總數為2萬4520個。
研究顯示,如果從含菌總數看,刮鬍刀的含菌數比馬桶蓋還多上125倍,這個數據大概會讓許多男性嚇了一跳,想不通刮鬍刀為何會比馬桶蓋還來得髒。
對於這項調查結果,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桓樟表示,刮鬍刀含菌量最高,這一點都不讓人意外,因為皮膚屑屑上有許多細菌,刮下來之後,就可能附著到刀片上。
不過,民眾也不用過於恐慌,因為日常生活上常見的細菌都屬於正常菌種,而非致病菌,除非是免疫力較差的民眾,否則不太容易會導致疾病,但為了降低細菌感染,還是應該加強清潔。
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解釋,刮鬍刀與牙刷一樣,使用之後,都容易附著水分,不方便清理。而牙刷用久了,就會塌掉了,但刮鬍刀用久了,外表也看不大出來,除非刀片生鏽,否則一般人還是會繼續用下去。
由於刮鬍刀及牙刷都容易累積細菌及其他髒東西,呂睿庭建議,一般拋棄式的刮鬍刀,最好每兩個月就換一把,至於牙刷則要三個月換一把。
呂睿庭指出,有些人的牙刷刷毛又黑又塌,卻又懶得換,繼續用下去,如果長期使用這些含菌量極高的牙刷,很可能導致牙週病,因為牙刷細菌容易會卡在牙肉及牙縫上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