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

照顧弱勢團體

國家對原住民有許多的照顧政策,除了引述新聞的升學方面,再例如之前聽朋友說,為了鼓勵原住民留在部落發展,原住民有「原民地」可以購買,簡單來說,就是可以用低價的方式來買原住民保留地。
或許平地人會有所不平,為什麼原住民就享有這麼多優惠,不過,就歷史的角度來看,國民政府的確是真正的外來政權,政府虧欠原住民太多,這筆帳,真得是怎麼算都不算完,算不精,與其去爭公不公平的事,不如從弱勢的角度來關懷,原住民在發展上,礙於環境關係,的確有他弱勢的地方。
當然,希望大家在這片土地上,都能快樂成長與發展。


部分引述新聞報導如下:

蔡水星、王安國、唐嘉邦、陳惠芳/連線報導
「生第一胎時向擔任公職的老公建議小孩從母姓,以後可以節省開銷,但先生堅持,直到次子就讀國小二年級時,再次向老公提議,才從善如流將次子從父姓張,改為母姓王,三年來,至少省了數萬元支出。」信義鄉布農族王秀英說,這是生活現實面的考量。
王秀英生第一胎時,就曾建議先生讓小孩從母姓,原因是想減輕家計負擔,因為家裡非雙薪家庭。
王秀英表示,當次子也進小學就讀時,發現每天開銷越來越大,小孩子讀書費用也不斷攀升,再硬著頭皮向先生建議讓老二改從母姓。經過多次討論,三年前決定讓次子從「張」改為姓「王」,完全是從現實的生活面著想。
同樣是布農族的南投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長辜雯華表示,去年該局開設婦女學院芳香療法班、門市服務班,一班都有卅名原住民婦女學員,其中約有一成比例學員的子女從母姓。
 辜雯華深入了解發現,學員子女由父姓改從母姓,大都是考量生活現實面,因為小孩具原住民身分,最直接就是升學優惠多;如幼稚園每學期可節省六千元,國中、小學的學雜費全免,高中職每學期有一萬二千元的學習津貼,升大學還依公私立之分,可省掉將近一半的學雜費,這一省就是好幾萬元。
辜雯華強調,升學優惠就連出國留學都包括,自費者每月可領取四百元美金,公費留學就更多,這些優惠對弱勢的原住民而言真的是一大生活利多。
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