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

假學歷

詐騙事件頻傳,一般主謀者是詐騙集團,被害者是一般老百姓,而假學歷則反過來,主謀者是一般老百姓,想矇混張文憑,一來好找工作,二來可以提高價碼,真得滿划算。
說到假學歷的事情,印象中寫得最精彩入骨,莫過於錢仲書的「圍城」,人生是一座圍城,在裡面的人想出來,在外面的人想進去;主角就是一事無成,留學是留假的,玩是真的,最後沒辦法,瞎買一張博士文憑回鄉,給老父交交差,陰錯陽差到了大學教書,捲入一場爭權奪利,在偶然的一刻,發現到死對頭的博士畢業學校,竟然是自己「同校」--都是假的。
雖然假學歷在圍城一書中不是主軸,不過放在現實生活中,的確讓人感覺非常鮮活,中國幾千年來就是以讀書至上,這般腦筋,就算已經到了如此訊息洪流的年代,還是跳脫不掉,讀書與知識跟專業,絕對不是等價的,很多公司或者學校,看到文憑就信了,竟然也沒有能力分辨出是否學俱實,就像前陣子在某科技大學與大學,鬧出了請到假博士當系主任,以及外國卡車司機當外語講師,都是被假學歷給騙了,一騙還騙多年,真夠好笑了,最好笑是這種學術單位都分辦不出好壞,怎麼要求一般老百姓呢?
有時候我就在想,電腦與資料庫技術這麼發達,怎麼不要求國內單位,把證書編號與姓名上傳到公開資料庫,讓人查詢,證書編號不像身份證字號,不能當作抵押或典當之類的憑據,所以與隱私權無關,再者,反正學校都有能力處理新生學藉問題,要處理畢業生的資料,絕對不是問題,總不能說,收錢的才要幹事,畢業不能收錢,就要推掉一切?
假學歷、假資格、假身份,這種假的生命,要來何用?


引述新聞報導如下:社會中心綜合報導

高雄市電信警察破獲一個國內最大規模的偽造假學歷集團。以張瑞承為首的犯罪集團利用通訊行做掩護,在倉庫內設置小型的假學歷印刷廠。民眾購買高職的學歷一張2萬到5萬不等、而私立大學的學歷一張10萬、國立的從20萬起跳;由於幾可亂真,甚至還有人願意花140萬購買假護理證照。
雄檢檢察官殷玉龍去年6月間獲得情資,經過偵辦後,指揮電信警察隊第三中隊到高雄市這一處通訊行,追查店家是否有在販賣假學歷。店員一開始否認,警方直接到後方的倉庫搜索,一打開門赫然發現這簡直就是小型的學歷印刷廠,不僅各大學畢業證書、甚至連技士證照、國家特考的證書都有。
其中,還有花錢買學位的學士大頭照片,誇張的是甚至連公部門的鋼印都有,但店員還是聲稱不知情。通訊店員表示,「不知道耶,一般他(嫌犯)來我們不會理他,因為我是負責通訊方面,賣手機這些啊。」
電信警察隊第三中隊把的資料全數帶回,這些假學歷包括淡江、輔仁等大學都有,甚至連教務處專門在蓋成績的印章也很齊全,連陳菊的鋼印嫌犯也敢大膽仿造;但最讓警方感到疑惑的是,這些假證書幾可亂真、難以分辨,鋼印難道是真的?
警方進一步調查,發現嫌犯張瑞承老早從從民國89年就開始仿造,設的據點遍及全國,共設了25個地方,目前已經賣出5百多張,價位從高職學歷2至5萬、私立大學10萬、國立大學200萬起跳,而求職證照40萬,甚至假護理證照可賣到140萬。
警方表示,目前只有透過證照上的編號向學校查學籍資料,才能發辯真偽,現在除了要追朔這些想不勞而獲買假學歷的民眾,還要深入調查嫌犯是有跟公部門或學校掛勾。

新聞來源:ETtoday

沒有留言: